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:近日,位于芬蘭的新興太陽能企業——Solar Water Solutions研究出了一款不需要大型處理廠房,只需要一個集裝箱就可以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,將海水轉變成飲用水和農業用水的光伏發電系統。
目前光伏發電海水轉化系統正在納米比亞沿岸城市進行實際測試。
因為海灘有足夠放置太陽能板的地方,所以上述系統不需要太大空間,一個集裝箱即可。同時,所需電力100%通過光伏發電供給,電力也是免費的。它也并不需要使用化學藥物和電池等,也不存在相應的投資,這意味著上述系統的成本相對較低。
此外,未來還可以根據對水的需求量來擴建集裝箱的數量。
據Future Time line.net報道,迄今為止,要想把海水轉變為淡水必須消耗大量能源,還會引起環境污染,因此實現這一轉化是非常困難的。但是上述系統的出現,對促進環保節能、解決水資源緊缺是一項很好的嘗試。
據了解,該系統配套使用的是逆滲透系統,過濾器可以去除細菌、病毒及其他污染物,一個集裝箱每天能產出3500L的淡水。
根據最新預測,到2050年,風能、太陽能和電池技術成本的大幅下降,將導致電網由這兩種快速增長的可再生能源,提供近一半的電力。
每一年,《2019年新能源展望》都會通過能源成本分析來比較能源技術的成本。今年,該報告發現,在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地區,風能或太陽能是新增發電能力的最便宜選擇。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62%,這將導致全球發電能力在2018年至2050年間增長近兩倍。這將吸引13.3萬億美元的新投資,其中風能投資5.3萬億美元,太陽能投資4.2萬億美元。除了新發電廠的投資,8400億美元將用于電池,11.4萬億美元將用于電網擴建。
研究結果顯示,到2050年,煤炭在全球電力結構中的比重將從目前的37%降至12%,而石油作為一種發電資源實際上已被淘汰。到2050年,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量將從目前的7%增長到48%。水電、天然氣和核能所占比例大致持平。
到2050年,歐洲電網的脫碳速度將是最快的,92%的電力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。特別是西歐主要經濟體,由于碳價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,已經走上了大幅脫碳的軌道。
《2019年新能源展望》是全球65位NBEF分析師對各國能源需求和供應前景進行詳細研究的結果。它借鑒了BNEF在不同發電來源經濟發展方面的市場領先研究成果。重要的是,為應對氣候變化,世界經濟的其他領域也需要在去碳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。
報告分析,2050年風能與太陽能將提供全球一半的電力,將會為人們的生活與生產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。面對未來全球巨大市場電力需求和增量空間,光伏發電是一個朝陽產業。光伏新技術日新月異,每年都會有很多新技術出現,這將促使光伏發電的成本不斷下降,替代傳統能源的速度也正在不斷加快。